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资讯  »  央视今晚开播!36集新职场大剧来袭!孙俪颠覆形象,一开播就封神  »   返回上一页

央视今晚开播!36集新职场大剧来袭!孙俪颠覆形象,一开播就封神 -

网剧《权宠》开播

“谈大客户,要打造高端朋友圈人设,你得穿得像个人!”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步伐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不会又以为,这又是什么心灵鸡汤,或者某个成功学讲座吧?

完全错误。

以上台词,来自于36集都市剧《蛮好的人生》。

该剧已经发布了终极预告,将于今晚登上央视八套黄金档,每晚两集连播,优酷同步跟播。



老实说,自从段奕宏的《沙尘暴》结束之后,就再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一部剧,而这部剧,让我抱有极大的期待。

原本,我是不屑一顾的。

毕竟,敢打出“都市职场”几个字的国产剧,烂的几率高达90%以上,就这还是保守的说。



其中大多数,都是披着职场外衣的言情剧、家庭伦理剧。

可这一部,完全不一样。

一点都不吹牛。

第一、国产职场剧,从来不止是“说说”而已。

故事的简介,一点都不长。

三十九岁的保险从业人员胡曼黎在以为自己即将迎接人生巅峰之时,却同时失去了婚姻和工作。

竞争对手暗中作梗,胡曼黎惨遭公司开除,而始作俑者竟是二十八岁的薛晓舟。



胡曼黎在与薛晓舟几番交手后,他们逐渐从误解到相互认同,胡曼黎决定不计前嫌和薛晓舟联手合作,从头再来。

薛晓舟成长为保险业界不容小觑的金牌销冠,胡曼黎也决定回归自己的事业主场。

其中的亮点,并不算少,至少和平平无奇不沾边。



其一,是职场生态的显微镜式呈现。

剧中通过养老社区纠纷、重疾险理赔等案例,将保险行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掰开揉碎。

例如,胡曼黎为签下保单陪客户喝酒到深夜,薛晓舟因家道中落从开跑车到挤地铁,这些细节精准还原了从业者的生存状态。



更具冲击力的是对行业潜规则的揭露:伪造证据陷害对手、利用客户情感弱点促成交易、资本操控下的业绩压力…… 这些 “行业黑话” 让观众直呼 “真实到刺痛”。

其二,是传统与现代思维的碰撞。

胡曼黎的街头智慧与薛晓舟的数据分析能力形成鲜明对比。



前者深谙 “人情世故”,后者追求 “绝对公平”,两人从互相拆台到联手破局的过程,恰似职场“老江湖”与“新势力”的代际对话。

例如,在招标会上,胡曼黎团队提出的 “养老社区 + 保险金融” 创新方案,融合社区食堂、代际共融等细节,既体现专业深度,又不失人文关怀。



第二、人物群像,爆款剧的不二法宝。

当主角去掉光环,人物落地了,与观众的共鸣,也就彻底通了。

首先,是孙俪的颠覆性演绎。



她彻底撕下 “大女主” 标签,饰演的胡曼黎不再是《甄嬛传》中运筹帷幄的王者,也不再是《乌云之上》中的女警,而是一个在酒局上强颜欢笑、为客户垫付保费致破产的普通职场人。

预告片中,她坐在上海弄堂台阶上苦笑:“我以为人生是升级打怪,结果发现是无限循环”,这种接地气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中年女性的真实困境。



其次,是董子健的 “斯文败类” 式成长。

从傲慢富二代到谦逊销售冠军,他通过细腻的表情管理展现角色蜕变。

例如,首次签约时的手部紧张特写,以及和平饭店谈判戏中前一秒倒茶、后一秒威胁客户的 “西装暴徒” 反差,都被网友称为 “演技炸裂”。



当然,王炸级的配角,也是根本不能少的。

首先,是胡杏儿邬君梅的 “职场双姝”。

胡杏儿饰演的心机深沉的邱丽苏,与孙俪在茶水间交锋时甩出 “四十岁的女人在职场就是块抹布” 的毒舌台词;邬君梅化身职场女魔头,训完人转身拿胃药的细节,让角色多了人性温度。



别忘了,还有老戏骨和实力派。

高鑫、刘钧张晨光等演员将行业潜规则和人情世故演绎得入木三分,例如刘钧饰演的前夫丁致远出轨,与胡曼黎的婚姻破裂戏码充满现实刺痛感。



第三、在困境中寻找人生的 “Plan B”,赋予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胡曼黎遭遇职场陷害、婚姻破裂、亲子关系失衡等多重打击,但她没有陷入 “苦情戏” 套路,而是选择与薛晓舟共创保险工作室,在深夜被逐、客户刁难等困境中实现逆袭。

这种 “逆风翻盘” 的故事,与当下 “她经济” 社会议题高度契合,传递出 “搞事业比谈恋爱重要” 的价值观。



胡曼黎与薛晓舟的师徒关系超越了传统职场剧的“导师 - 菜鸟”模式。

前者教会后者共情与妥协,后者则为前者注入创新思维。

例如,薛晓舟为客户垫付保费致破产,胡曼黎抵押房产相助,两人天台争执后和解的情节,将师徒情谊推向顶点。



导演汪俊通过上海弄堂的烟火气与陆家嘴摩天大楼的对比,构建出 “魔都折叠感”。

剧终画面聚焦于弄堂老人晒太阳与写字楼白领加班的交叉剪辑,深刻体现 “认知生活本质后仍怀热爱” 的主旨。

这种对城市与人的关系的探讨,让剧集超越职场剧范畴,成为一部关于生存智慧的现代寓言。



第四、制作细节:真实感的极致追求。

孙俪贡献了 “含沪量” 超标的表演,自然切换上海话台词,将角色的市井智慧与职场谋略融合。剧中场景从静安寺写字楼到街角馄饨店,从外滩霓虹到弄堂晾衣杆,完美还原了上海的 “双面性”。



制作团队在道具和场景上的用心堪称一绝:胡曼黎办公室里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从第一集到第十二集慢慢长出新芽;孙俪为贴近角色深入保险一线体验三个月,骑共享单车比外卖小哥还溜。



你会准时“入坑”吗?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