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我的老天奶!这烂剧到底是谁在捧  »   返回上一页

我的老天奶!这烂剧到底是谁在捧 -


文 | 十三姐

有人让我看《我的后半生》,乍一看这片名以为跟《我的前半生》有五毛钱关系,看了之后发现半毛钱关系没有。

还可惜了这把流量密码。

什么我的后半生,不如改名叫《全世界都想嫁老头》得了。

现在做剧本的人真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想写黄昏恋你就好好写黄昏恋呗,这也是时代风潮,无可厚非,老年人恋爱自由,有追求情感的自由,先不管那些现实主义里的财产啊,子女啊啥的,单纯聊点让人赏心悦目的黄昏恋也有人爱看。

但他们非要把黄昏恋搞得这么拧巴。最不舒服的是,为了一个老头的黄昏恋,剧里女性全员被客体化,一水儿的服务型路线。

还不仅仅是物质形态上的端茶倒水按摩泡脚伺候讨好,还要加上看似“更高一层”的“精神共鸣型服务伴侣”。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70岁老教授,老婆死了,哀伤不过半集,就开启了一见钟情模式,爱上小他20多岁的女护士长,认识几天就求爱,刚求完就同居,墙上还挂着热乎的亡妻遗像咯喂!

这么炸裂的情节,在这里被抬上了圣坛,认为这是人性的光辉和自由之路。

ok,行吧,结果不出意外,护士长步步紧逼最后连人带房都要。没办法,老头儿只能放弃,马不停蹄又开始下一段浪漫情怀。找个什么女科学家,附庸风雅,从诗词歌赋到宇宙苍穹,真是那种聊到后半夜纯柏拉图的碾压式真爱。结果女科学家癌症复发,俩人恋爱还没开始就结束。

老头儿又郁郁寡欢了,没有女人怎么行呢,作者和编剧都得继续硬上啊!然后又凭借“老头儿个人魅力”吸引了路人甲阿姨。这阿姨活泼爽朗,霸王硬上弓,又住老头儿家里去了......

这老头儿就是动不动把“真爱”往家领。

可能编剧也觉得这泼辣阿姨配不上“教授老头”的气质,非要再来一段孽缘,然后又安排了一个长相酷似亡妻的女人出场。好家伙,天作之合要来了的感觉,最后呢,亡妻plus也不是真爱,结婚到一半跟别的男人跑了......

唉我说不下去了,故事情节就这么个鬼样子。


但是我想重点说的不是这狗血剧情,是你凭什么觉得是个老太太都想嫁糟老头?有实践考证吗?有事实依据吗?

科幻片啊,纯属虚构仙偶剧啊?

重要的是,一个老头儿想再找个老伴伺候他倒也没啥,可是你把全剧里所有女人当成他的工具真的合适吗?

老头儿的儿媳妇,天天照顾老公和老公公还不说,还要操心老公公的后半生感情生活。

一般剧里面一个全职妈妈没有自我、里里外外全是老公和娃,就已经够可以的了,这里倒好,儿媳妇天天围着公公转。

公公今天追这个,明天被那个追,后天为谈情说爱黯然神伤,大后天又歇斯底里要玩浪漫,这个儿媳妇就要全力以赴成为他的工具人和接盘侠,随便来个后妈她就得接得住。

更炸裂的是,儿媳妇的妈,也就是亲家母,也要一天到晚为这个沈家服务。婆婆病了是儿媳和亲家母伺候,来新人了是儿媳和亲家母接待,老头儿求爱而不得也要儿媳和亲家母提供支持,连老头儿的灵魂伴侣生病了都要亲家母照顾......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好老头儿的身体和灵魂硬度,好让他继续谈恋爱......

比这更牛的是,编剧把老头儿写得从来不缺仰慕者,亲家母的闺蜜死皮赖脸地深爱着这个老头儿,要死要活地给他煲汤、为他做事,还默默无闻地照顾她自己的情敌,只为了让老头儿开心......

就连那个一开始略显叛逆的老头儿的女儿,在短暂的反对老头儿再婚之后,360大改变支持起了老头儿的每一场风花雪月。


其实这种剧情本来想表达的是老年人自由的感情追求,挺温暖的一个话题,为啥做得这么让人不舒服?

问题只有一个:100%女性客体化。

你一个老头儿谈恋爱,从你的恋爱对象本身到身边所有的性别为“女”的角色,都要为他一个人服务,以他认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的主观幸福感为目标。

从儿媳到亲家母,从跳舞的大妈到合唱团的女粉,从女科学家到路人甲,每个女性都要以“能获得这个老头儿的认可为己任”。

甚至片中几个女配也很客体——70岁摇滚老头儿娶个40来岁摇滚妹子,妹子还生死相许,且鼓励身边所有70岁老头都赶紧再找一个。

还有老头儿那完全继承了他闷骚气质的儿子的出轨对象,一个优质职场女精英,在这里有啥价值?她的价值就是给已婚男人提供情绪价值,然后成为他的暧昧对象。

剧里的老头们,要么不聊天,一聊就是“催丧偶男追寻第二春”。

女性,在他们眼里就是填补男人生活空白的画笔。

哪怕是女科学家,在这剧本里也化身给老头儿和他的孙子讲牛郎织女和游园惊梦的陪伴者,最后还让人家得个绝症......

人家女科学家没自己的正经事可干了是吧?天天伺候你们一家。

老头儿这一家子,男性全部被刻画成顶梁柱,主体支撑物。儿子玩暧昧闹出轨,孙子擅长假笑还闹着要出国,一个全职太太在家伺候完三个男人,帮公公谈恋爱,忍受老公冷落和出轨,完了出门跟闺蜜喝个酒继续买菜回家做饭,不光自己做饭,还要带上自己的妈过来伺候女婿和亲家老头儿......

看起来是在讲老年人的性解放。

实际上呢,只是在鼓励老头儿的性解放,以及所有人要为老头儿的性解放出钱出力出情绪价值。

而“女性解放”这一面呢,完完全全简化为"获得男性认可的新方式"。

好家伙,女人好不容易活到一把年纪,结果呢,挣脱思想枷锁、重新自我定义的方式又变成了“有机会幸福地把老头儿送走”......

无非是觉得女人必须要依附点什么,否则特别“孤苦伶仃”,从"依附丈夫"转变为"依附另一个男性",算不算一个女性晚年的另一次成功?

女性角色的"客体化"我们其实早就看多了,但这种推陈出新,让那些差点要在中年清醒季获得清醒的中年女性们看到了未来的又一种可能——老了继续糊涂。

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惰性背后全是算计,又要迎合一批傻了吧唧无脑观众所谓的“主流审美价值”,又假装看不见亟待改变的性别观念,最后我只能说三个字:烂。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