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跪了,又杀出一部年度最佳,真的太顶了! -

五一档已经扒完了,最近也没啥新电影,鱼叔我已经片荒了。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鱼叔在国内外茫茫电影里,找到了一部可以堪称年度最佳的电影。

无论是剧情、内核,还是拍摄手法、主角演绎,都经得起深思,让我回味无穷。

那就是三宅唱执导的《黎明的一切》。

这部电影最近刚获得了日本权威电影媒体《电影旬报》公布的,日本电影十佳第一名

电影以一场滂沱大雨拉开序幕。

藤泽美纱全身湿透瘫坐在长椅上,雨水模糊了天地。


她患有严重的经前综合征(PMS),情绪如潮汐般失控:瑜伽课上突然攻击老师、职场中无端发火、服药后昏睡被同事领导撞见……

社会规则将她定义为失常者」,而她的痛苦却像雨水般无处可藏。

转机发生在一家濒临倒闭的栗田科学公司。

这里聚集着非典型」人群:因弟弟自杀而执着于公益的社长、独自抚养混血儿的单亲妈妈、拒绝社交的恐慌症患者山添等。



山添孝俊的病症更隐晦,他无法乘坐电车,无法去餐厅、理发店,导致他无法上班,无法正常生活。

经过多次检查后,山添被确诊为惊恐障碍。

无奈之下,他只好辞职,找了一个可以走路上班,压力不是很大的小公司,也就是远离市区的栗田科学公司。

起初,藤泽与山添不是很熟络。山添平时需要频繁地喝气泡水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感,但是这不断地开瓶声引起藤泽的不满,碰到赶上她的PMS发作,于是,藤泽向山添突然发起火来。

之后两人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状态。

直到有一次,山添惊恐发作,四处找不到药片,还好藤泽帮他找到了。


从那时起,两人才互相得知彼此的病情,关系也渐渐走近。

两人从冲突到共情,藤泽送他旧自行车代步,山添晚上送她回家。

没有浪漫火花,只有病友」间的默契:你发病时,我恰好懂你的感受。」


电影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就是栗田科学办了一场移动天文馆的活动。藤泽与山添共同撰写解说词,念出那句:「黑夜让我们看见星辰,若没有长夜,人类永远不会仰望宇宙。

镜头缓缓扫过黑暗中大家仰望星空的脸,背景是社长弟弟的遗言——他曾因绝望自杀,此刻却以文字照亮他人。


最终,没有奇迹般的治愈,只有接受无常,继续前行。

藤泽为照顾母亲辞职回乡,山添留在公司投掷棒球

镜头定格于阳光下的庭院,同事们嬉笑如常。疾病仍在,但“活着”本身已成一种抵抗。


16mm的胶片镜头,时长120分钟,都化作了电影中的半年,里面的人们看起来和我们一样在上班,一样要处理职场关系,一样在经历身体的痛苦,他们在银幕里过着和银幕外的我们差不多的生活。

但在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夜交替中,男女主角的生命轨迹悄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可结尾却出乎人的意料。鱼叔我唯有感慨,鬼斧神工藏在细节之中。

我想这是三宅电影的独特魅力。他对日常的持续观察和创造性的重构,让观众得以获得另一双眼睛,站在远处回望日常的姿态。


长夜终有尽时,而星光永不熄灭。

我们普通人的一生亦是这样,光明和黑暗并存,一路上充满太多不可控的东西,需要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才有可能看到黎明的曙光。

鱼叔今天的感慨不仅仅是电影的观后感,还有对这两天发生的一件身边事的感慨,当时听完后,让哪怕是这些年写过无数人情暖的我,心里也难免掀起一阵波澜。

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分享出来,一直到发文前才把它写出来。

因为它太重要了,几乎每个正在打拼的朋友都会遇到,鱼叔我做不到视而不见。

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认真看完并重视起来。


前天晚上鱼叔我出门散步,回家路上突然收到微信弹窗,能帮我一把吗?

一看是刚毕业那时关系好的同事发来的,我捉摸着肯定有事,赶紧回了电话。

电话打过去,她声音听起来有点沙哑,言语中满是伤感。

细问才知道,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她老公所在的公司因为业绩不好,裁了一批人。

虽说老公最后保住了饭碗,但薪水也被砍了大半。

而她自己前几年为了顾家育儿,才刚返回职场,被歧视不说,工资还少的可怜。

这样一来夫妻俩挣的钱,根本就不够房贷和一家老小的开销。

逼得没办法,她老公只能去跑滴滴补贴家用,经常一个人干到凌晨才回家。

本以为日子苦点累点,熬一熬就过去了,可没想到按下葫芦又起瓢。

老家的母亲出门买菜时,晕倒在了大街上。

收到消息,朋友赶紧买了最早的机票就往回赶。

一路换乘到了医院,还是没能赶上,妈妈已经做完手术转进了ICU。

朋友想推门进去,护士不让,只能隔着玻璃,踮起脚尖往里面探。

看着母亲瘦弱的身体插满了管子,旁边的仪器闪着微光,朋友唰的一下心疼的哭了出来。

还没等朋友多看几眼,就被住院医生拉到了一旁。

压低声音对她说,你母亲得的是脑癌,现在通过手术控制住了病情。但发现的有点晚了,很难保证后续不会恶化,继续治疗还需要几十万,要做好准备。

一听需要这么多钱,朋友一下子懵了,自己的小家都快维持不住了,哪里掏得出这些钱?

可那是生养自己的母亲啊。辛苦操劳一辈子,还没开始享福,现在却要因为钱面临生死。

是她做女儿的太无能了。


朋友接受不了母亲就这样没了,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向亲友借钱。

从母亲生病,到春节,再到现在,通讯录前前后后打了五遍,只借到了十多万。

就在一筹莫展时,病友家属建议她,可以试试众筹。

朋友写了介绍,配了照片,拉下脸在微信群里转发,这是她人生第一次放下身段求人。

刚开始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出于同情,都纷纷捐钱

可没过多久,捐款进度条完全不动了,停在了5万块。

朋友以为是曝光太少,看到的人有限,才筹不到钱。

想到鱼叔我是写公号的有上百万粉丝,就找上我,想让我发篇文章帮自己曝爆光。


听完朋友的诉说,鱼叔我很同情她的遭遇。

但提到发文众筹,我却是下意识的抗拒。

粉丝是因为喜欢我的文章才关注我,现在让大家自掏腰包,我张不了口,这是在透支粉丝的信任。

就算我这次开了口,后面呢,大家遇到事都来找我,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我更是骑虎难下。

但朋友既然都求到这份上了,我也不能啥都不做。

挂完电话我转了点钱过去,并把众筹链接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也算是尽了一份心意。

那天晚上鱼叔我失眠了,随着年龄增大,我也渐渐经历了一些生离死别,但第一次从患者家属的视角听到筹钱的心酸,让我心里很是害怕。

但就像电影说的:管你是开心的一天,还是难过的一天,当黑夜降临的时候他总会结束。「也许这个宇宙中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我们的命运也总被看不见的力量左右,有着太多的意外和变故。

所以鱼叔我不禁想,如果是我遇到了这种事,我该怎么办?

如果是屏幕前的你遇到了又能怎么办

要知道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也基本到了时候,一身基础病缠身,稍微有点意外到医院就可能是大病。

而偏偏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失业降薪成了社会的底色,就连最稳的公务员和医生都开始降薪了,更不用说普通的上班族了,很多人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在这个节骨眼碰上父母生病,哪怕是中产家庭也未必能扛得住。

鱼叔知道有些读者朋友,真是自身经济有限,老人病了,需要很多钱,难免会犹豫,会抉择。

但如果是孩子呢,人生才刚开始,你会选择不救吗?

还记得杭州6岁的男孩鑫鑫吗?

在活蹦乱跳的年纪不幸被确诊了三期恶性淋巴瘤,最凶险的那种。

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鑫鑫爸跑到香港买艾代拉里,一盒70000块,60粒,平均一粒1200块。

请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你掏的出这些钱吗? 掏不出,会不会卖房卖车砸锅卖铁?

就是治好了,家里也没啥钱了,孩子的教育,一辈子的发展也会受限.....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压力山大。

可疾病等意外只能预防,无法一直避免。

我们只能在此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真发生了,也能降低自己以及家庭的经济损失。

就像电影说的:

只要地球保持每小时1700公里的自转速度,夜晚和早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它以每小时11万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永远不会有同一个夜晚或清晨。」「不管人类的想法和感受如何,这个世界还在继续前进。


没有永远的黑夜,也没有永远的白天,时间推着我们向前,我们在时间里填满自己,经历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起起落落。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