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资讯  »  独家|赛人:像汤唯这么认真的演员,是不是所有导演都会认可?  »   返回上一页

独家|赛人:像汤唯这么认真的演员,是不是所有导演都会认可? -

我是赛人,感谢大家来到《四味毒叔》,我们先来说说导演许鞍华,1月4号在台湾金马奖大师课上的发言。其实这个发言有两个内容,大家看到和讨论最多的是关于汤唯的部分。许鞍华在台湾讲课的时候,主要谈的内容是她跟演员的合作。前面一个话题也是其实很重要的,她谈的是《桃姐》当中跟叶德娴的合作,她认为虽然两个人意见经常不统一,但最后呈现的结果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叶德娴凭《桃姐》拿奖拿到手软,拿了金马奖,也拿了金像奖,但汤唯的《黄金时代》,她个人来讲,是没有什么奖项可言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叶德娴和许鞍华在合作当中矛盾不断、冲突不断,为很多小事情她们会争论不休,但最终呈现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反过来看的话,她跟汤唯的合作,至少我们在许鞍华的叙述当中没有看到她和汤唯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这其实是我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许只有许鞍华导演自己本人才能够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回答。她为什么跟叶德娴这样的一个更资深的、脾气更大的或者说更不好得罪的人发生争执,而跟一个出道不久,名气虽然也不小,但脾气看上去没有叶德娴那么我行我素的这样的一个人合作的时候没有发生争吵。

昨天许鞍华的这篇谈话内容在我熟悉的人群里面,关心电影的人里面转得特别厉害,他们其实讨论更多的还是这个内容,我稍微简单地重复一下内容,汤唯为了演好《黄金时代》里的著名女作家萧红这个角色做了很多的案头准备,但实际上效果不大,许鞍华曾经用一篇萧红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让汤唯来练,汤唯练得并不好,许鞍华就认为汤唯并没有去理解萧红作为一个作家这样一个人物。

网友看到这些就说了一句话,他们说许鞍华你理不理解萧红这个人物呢?估计也够呛。说老实话,这种话听上去我个人觉得是有点讨厌的,但在讨厌之余,我好像也很认可这句话,也许许鞍华也不是那么的了解萧红。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部电影去表现一个真实的人物的时候,真的是方便我们观众去理解这个人物吗?比如反映林肯的电影、反映居里夫人的电影,真的是方便我们去理解这个人物吗?这其实是一个不一定的事情,甚至在我看来也是个不需要的事情,它只是表达了创作者,包括编剧和导演对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个看法你是不是能够完全接受?那是两回事,其实我们看电影的时候要看编导们是如何去理解这个人物的,而不是太关心你自己理解这个人物和这个创作者理解这个人物之间有没有重合,很多时候大家都会错误地关心后者重合度的问题。

但是许鞍华暴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还比较爱美,在冬天很冷的时候还依然要穿得很薄,这并不是一个剧情或者画面风格的需要,而是汤唯怕穿多了臃肿以后自己的形体显现不出来。甚至她演一场怀孕的戏的时候也不愿意在肚子里面装太多东西,她也怕影响她的整个状况。

许鞍华说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萧红这个人物经常出现冷和饿的两个状况下,她认为汤唯都没有演出来。我在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不管你演什么人,演一个作家也好,演一个政治人物也好,商人也好,或者演一个普通人、平凡人,一个保姆、一个保洁、一个售楼小姐,这两种人群都会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人,他们有人一些基本的感受。

不管演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抓住人的基本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冷了要穿衣服,饿了要吃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要演出人基本的欲望,你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演出来了,你才能往上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个懦弱、卑微的人,是一个纯洁的人,还是个污秽的人,我刚才用的形容词有很多种状况,但有一个基本状况所有人逃不了,就是饥和寒,作家也是人,他也有他的基本的、最原始的欲望诉求和欲望的解决方式。

简单讲的话,饿了就得吃饭,饿的人吃饭和饱的人吃饭,三天不吃饭的人和一天不吃饭的人,和已经吃完中餐、吃晚餐的人,吃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作为演员就能演出来,比感受她是不是一个很牛的作家要重要得多,要关心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所以其实关于汤唯我们也谈到了很激烈的话,2023年到了,新年到了,现在应该是一个讲真话的时代,我们要学会讲真话,对于国计民生需要讲真话,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精神享受,也得要学会讲真话。

我觉得许鞍华的这篇访谈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对汤唯这个演员的祛魅化,起码她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出色、那么优秀,她还有努力的空间,进取的空间还很大。我们不能够去对一个还没有进步的人说她已经很好了,这是对这个人的伤害,说这些话的人,汤唯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的时候,就把她说得天花乱坠的,就是别有用心、用心险恶,对汤唯本人和喜欢汤唯的人都是无比的伤害。

我本来就是想通过汤唯这个事情,讲大家对表演的一些误区或者盲点,一些习惯性但实际经不起考察的、经不起琢磨的一些想法。其实汤唯在《黄金时代》中的表演这个失败的案例我认为应该是公认的,汤唯也许受了表演的教育,但我只是觉得汤唯对演一个人物,去体验她的生活这个事情好像有些误会,或者说她错误地理解了关于表演需要体验的这样的一个要求。

大家也许没有上过表演课,假如有人对表演感兴趣或者也许想去从事表演、表演理论的研究的话,表演的基础是什么呢?尤其电影表演或者话剧表演的基础首先就是要去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我们看到舞蹈演员排练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镜子,舞蹈演员就是不停地通过这个镜子来纠正自己的体态、神态。那么其实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他也是一样的,他要照镜子,他要学会照镜子。

照镜子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人人都会照镜子,但一个专业的照镜子和一个不专业的生活性的照镜子状态是不一样的,照镜子的时候他不光要明白,镜中的这个我,在我的眼光当中是一个什么状态?他还要明白一点,镜子当中这个我在其他人看来会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再谈到她汤唯的体验,她体验的时候当然这些功课做一做也无妨,甚至也许有时候是很有必要,比如她去参观了萧红的故居,把萧红的小说都拿来看了,而且许鞍华说她把萧红的很多小说里面的词句都能够背下来。但我觉得这还是一个硬性的体验,表演有两个大的体系,一个是俄罗斯的大教育家、表演理论家、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就是体验派,你要演一个人物就要像这个人物。另一个体系就是德国的布莱希特的间离,大概内容就是你不可能完全塑造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角色,你跟这个角色一定要有距离,这个距离我们就称之为间离感。在戏剧活动当中,你就诚实地呈现出你和这个人物的距离感。今天就简单说到这个地方,下期再见。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